当前位置:首页 > 复杂地质条件下道路特殊路基处治技术

复杂地质条件下道路特殊路基处治技术

日期:2019年4月6日

产品特点

       针对典型特殊地基(软土、盐渍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高液限土、风积沙、岩溶、采空区等)地区道路路基建设、运营安全保障技术问题,揭示特殊(岩)土病害形成机理,提出典型特殊地基鉴别、勘察、变形计算、地基处理、施工控制等关键技术方法和参数,建立特殊路基安全评价体系,形成复杂地质条件下道路特殊路基处治成套技术。

       相关技术成果为我国特殊土地区道路路基修筑技术规范的编制与修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个别成果纳入了《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T 50942—2014)、《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标准》(GB/T51238-201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2—2013)、《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D31—05—2017)、《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在编)等规范中,对我国特殊土地区道路路基修筑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技术指标


       形成了完整实用的山间谷地软土地基处理成套技术,在山间谷地软土的鉴别指标确定、地质勘察体系建立、成层地基变形计算模型研究、地基处理方法研究、路堤填筑期稳定控制方法和路堤沉降预测方法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

       揭示了强盐渍土地区高等级公路路基成灾机理,提出了复合地基处治技术、下伏岩盐夹层地基沉降与承载性能、得到了地基-路基-路面协同沉降变形及一体化设计方法,形成了强盐渍土地区高等级公路耐久性建设与养护新技术。 

       建立了东部非洲黑棉土分布区域图,确定了黑棉土的大气影响深度,研发了基于电阻率的黑棉土快速检测设备,提出了黑棉土地基分级分类指标和黑棉土地基处治方法。

       揭示了公路黄土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建立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地基的处理标准,给出了考虑公路工程特点的承载力评价方法,提出了黄土湿软地基处理技术与不良地质体探测及处治技术,形成了黄土地区地基处理的完整方案。

       建立了路基下伏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研发了一种用于公路下伏区的泡沫轻质土新型注浆材料。

       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20余项,出版专著5部,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应用场景/使用范围

       适用于特殊土地区(软土、盐渍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高液限土、风积沙、岩溶、采空区)公路、铁路、工民建等工程项目的道路路基的建设与养护。

       研究成果在荣成至乌海高速公路、察尔汗盐湖至格尔木高速公路、西宁南绕城高速公路、从化至东莞高速公路东莞段、埃塞俄比亚AA高速公路、广佛江快速通道江门段、腾格里沙漠公路、国道210西乡至镇巴二级公路改建工程等多条公路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里程超过600km,成功地指导了工程的实施,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项目成果实用性和先进性紧密结合,可使特殊土地基处理更趋经济合理,节省投资,避免路堤出现的沉降、稳定问题,全面提升了大面积特殊土地基上道路路基建设的质量。

 

 

服务模式/合作方式

      提供专业的特殊路基处治设计、施工和咨询,包括软土、黄土、盐渍土、膨胀土、红粘土、高液限粘土、风积沙、采空区、岩溶等特殊地基处理及特殊路基结构设计、检测评价、施工技术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