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3月14日讯
围绕“绿色交通”建设,常州市武进公路处积极推行县道公路低碳、高效的绿色养护新技术试点应用,近年来,先后采用了了沥青新材料灌缝、桥梁快速砼修补、管道非开挖维修等先进技术开展公路养护,目前正在探索使用道路地聚合物注浆治理公路病害,这些绿色养护新技术极大地缩短了公路养护作业时间,降低了环境污染及对交通的影响,提升了群众出行的满意度。
沥青新材料灌缝也称长寿命灌缝技术,该技术使用的灌缝胶与常规沥青胶不同,一般使用常规胶1年后开始老化,而新灌封胶可以坚持3年,因此,长寿命灌缝技术具有提高使用寿命,节约社会成本的优点。该项技术于2016年开始在县道公路养护上使用。
桥梁快速砼修补是指对桥梁伸缩缝进行快速维修,与传统的伸缩缝维修技术相比较,采用快速砼修补后,一般夏季养护2-3小时,冬季养护4-5小时,即可通车,而常规技术至少养护7天,因此,快速砼具有养护时间短,对交通影响小的显著特点。该项技术从2013年开始,就已经在我区桥梁养护中广泛使用。
管道非开挖维修目前在维修公路雨污水管道中已投入使用,与传统的管道开挖更换施工比较,非开挖技术管道维修具有社会影响小,施工工期短,对道路周边结构和环境破坏小,综合成本低等优点。2018年,在牛塘镇东龙路、延政西路、湖滨路等道路雨污水管道维修项目中,区公路处即使用该项技术完成管道维修。
道路地聚合物注浆是一种新型路面养护技术,可对多种病害(沉陷,翻浆松散等)进行综合处置,免除了道路开挖的工序,也避免了产生垃圾外运,更不影响其它路幅的通行能力,施工完成后养护六小时后便可开放交通,具有快速高效,性价比高的特点。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南环线两处桥头完成注浆试点,正计划推广使用。
目前,武进公路处主要承担武进辖区内4条国省干线(代管)、31条县乡道的管理维护。为了进一步提高公路养护效率,助力生态环保,近年来,区公路部门大力推行养护机械化和技术创新。截至目前,县道保洁和小修保养机械化率达100%,养护“四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取得显著成效。除了以上几项绿色养护技术,今年,武进区公路处还将试点单柔性伸缩缝和新型一体化抗压井盖两项新技术,加大预防性养护等绿色低碳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全面助力交通运输实现更高质量的绿色发展。